杨晓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内容,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深刻回答了发展中国家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科学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必须保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不断增强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必须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全面把握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大势,深刻回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重大时代之问,科学绘制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蓝图,拓展创新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方略,为解决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应对全球重大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辟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境界。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人类文明进步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时代是问题的集结。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世界历史时代。在这个时代,国家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空前加剧。在这个时代,“中国议题”“中国实践”“中国理论”愈发彰显出广阔的时代意识和世界视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大环境、大趋势反过来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进程”。由此,思想理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得以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内容,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为解决人类发展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境界,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一、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首先体现为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
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一度跌入低谷。然而,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结构性、系统性的国家治理困境不断凸显,以致连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制度正在陷入全面危机。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有利于世界社会主义、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逐步走出苏东剧变之后的低潮期,迎来复苏振兴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怎样看待和把握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成为摆在各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问题。对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在于:第一,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角度,阐明了当今世界虽然依旧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代”,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而且将持续引发危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论断仍然是我们看待和把握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第二,从历史发展的现实情形角度,阐明了资本主义消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历史过程,明确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和实践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相当长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还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须面对被人们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长处来比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指责的现实。”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第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关系角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及其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意义。针对一些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但以铁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更“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崭新的思想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以崭新的内容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例如,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重大判断,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并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并将之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辩证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健康发展,等等。这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苏东剧变之后,破解社会主义制度定型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重任,便历史性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深刻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颇具预见性地谈到:“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基本目标,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这个关键和根本,聚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问题导向和实践特色,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重大制度和原则;把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实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辩证统一,全面提升了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
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开辟新道路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还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科学回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都需要回答和解决好“为什么人”的价值取向问题。正是由于不同的人学假设及其价值取向,才有了不同的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诞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的启蒙思想为冲破宗教神学和封建秩序的束缚,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奠基于理性和主体(人)两大假设之上,以理性对抗神性,以主体统驭客体,由此确立起主体理性在西方现代化道路上的至上地位。进入大工业时代之后,“理性人”假设成为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资本逻辑成为西方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而主体理性则走向实体化、绝对化的理性专制,呈现出物质化、工具化和世俗化的价值取向。由此,西方现代化实质上已成为服务资本增殖扩张的工具和导致现代人全面异化的根源,体现出追求经济增长和GDP崇拜的发展趋向,形成了推崇财富至上、忽视社会全面进步的路径依赖。与西方现代化“多数人服务少数人”的“精英取向”和“资本逻辑”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坚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保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前提基础。现代化在本质上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社会善治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但是,倘若为了实现现代化而失落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消解民族精神的信心和底蕴,那么现代化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最终也必将无法真正实现现代化。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既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又着力构建完善国民经济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打破西方技术封锁,推动完善国际经济秩序,始终把国家前途命运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大限度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发展权益。1989年,针对一些人借人权问题对我国进行攻击和抹黑,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对自身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权益的捍卫,不仅仅在于共同的语言、地域和经济生活,最根本的还要依赖于对自我身份的深切体认,对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高度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丧失了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不但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即便实现了现代化,最终也无法跳脱附庸国家的厄运。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要始终以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姿态,独立自主地求解现代化建设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始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新的实践探索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以新的理论创造指导和引领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中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向现代化,归根结底要看这条道路是否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际,能否解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唯一正确的可行之路,其内在具有深层的矛盾弊端和历史局限。这些年许多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国家,有的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的沦为了附庸国家而深受其害,有的在“华盛顿共识”“结构性调整计划”的引诱下招致破产,有的因为“颜色革命”而发生政治动荡和国家分裂。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探索开辟不同于西方的新道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各国情况不同,道路不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能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独创版和现实版。由此,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然保有自身的独特品质,而不能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诸如这些富有规律性、创造性和时代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都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建设道路提供了参考借鉴。
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更体现在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重大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展现出为世界谋大同的理论品格和精神风范,饱含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辟了人类文明进步新境界。
深刻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趋势。“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的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从“好”的方面来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开辟着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发生深刻变革,使国际力量对比呈现更趋均衡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剧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人员、物质、信息的快速流动,使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更趋深入和广泛,使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更趋频繁和紧密,人类正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从“坏”的方面来看,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惯习依然强劲,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现象依然存在,逆经济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浪潮此起彼伏,地区热点问题频繁发生。同时,人类征服自然的主体性扩张和无节制索取,损害并破坏着自然的内在秩序及其平衡,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瘟疫频发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凸显。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各国的治理能力和责任担当,更考验着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体理性和道德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答这些时代之问,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进而用“三个滚滚向前”深刻揭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即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
科学绘制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蓝图。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表明,人类文明正处于过渡性的历史转换过程,面临着异常艰难的价值选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回答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继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中国再次提出的具有人类性关怀、具有原创性思想、具有重大世界影响和未来意义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上,他提出要坚持对话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在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上,他提出要坚持共建共享,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上,他提出要坚持合作共赢,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上,他提出要坚持交流互鉴,共同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进步。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上,他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重大理论创见超越了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秉持的“西方中心”的问题视野、“资本逻辑”的价值取向、“线性发展”的历史观念、“零和博弈”的致思理路和“对抗冲突”的文化立场,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智慧和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拓展创新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这一共同价值深层根植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统,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理念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并深刻关切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利益,精准切中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痼疾,超越了西方国家将自我价值世界化的“普世价值”,为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的共生共存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准绳。以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深化区域和多边合作提出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针对具体议题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拓展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深化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合作;关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战略构想,开辟了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关于创建“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组织召开“一带一路”峰会、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杨晓慧,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长春,130024。
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研究”(2019MZD019)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毛殊凡